教学案例

教学基本要求

理论教学大纲

授课计划

教学结构及要求

文本教案

课件

教学案例

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

案例1:小岗村的生死契约

中国的农村在1958年建立了人民公社制度,这种制度使农村普遍存在生产上的“大呼隆”、分配上的“大锅饭”。“文化大革命”的10年中,农村经济几乎崩溃,粮食产量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,农民收入微不足道,绝大多数农民难以维持温饱。粉碎“四人帮”以后的一段时间里,“左”的思想错误依然在延续。1976年12月10日至2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。在党中央的号召下,全国掀起了学大寨的新高潮。然而,广大农民早已不满足于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,强烈要求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。在这种背景下,中国率先从农村开始进行改革。改革的起点是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要求承包土地,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。

1977年,万里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,在他的支持下,安徽省农委经过反复调查后起草了《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》,并以省委文件名义于1977年11月15日在安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通过。这个文件被简称“省委六条”,主要内容是允许农民搞家庭副业,农民在完成国家任务外,可以把农副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。生产队可以实行定任务、定质量、定工分的责任制。这可以说是粉碎“四人帮”后全国出现的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第一个红头文件。这就为后来安徽农民自发搞“包产到户”壮了胆。

安徽省的“六条”之后,四川省也制定了《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》,简称“十二条”,主要内容有:加强劳动管理、大力发展养猪事业、奖励发展耕地、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等,特别是肯定了四川农村不少地方已经实行的“定额到组、评工到人”的办法。

《人民日报》分别对安徽和四川的农村经济新政策作了报道。

1978年夏秋之交,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。这对本来已十分贫穷的安徽农村无疑是雪上加霜。除长江、淮河外,全省绝大多数河川断流,土地龟裂,树叶凋落。由于秋季无收,秋后大批灾民离家乞讨,一片凄凉。面对此情景,1978年9月1日,安徽省委召开紧急会议,研究对策。经过激烈争论,安徽省委作出了“借地种麦”的决定。将凡是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,借给社员种麦种菜,鼓励多开荒,谁种谁收。这一大胆的决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,这一“借”诱发了农民的“包产到户”。

安徽凤阳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,以风阳花鼓出名。自从出了皇帝朱元璋,凤阳人讨饭就像风阳花鼓一样,闻名全国。“说凤阳,道凤阳,凤阳本是好地方。自从出了朱元璋,十年倒有九年荒。”1967年1月至2月22日,凤阳有9900人外出要饭,沦为乞丐,到3月1日,更是达到18000人之多。1969年3月,凤阳37%的农户由干部带队到外地要饭。1976年12月至1977年4月,凤阳仅861人外出乞讨所得就有22000元现金和8800公斤粮食,其收入大大超过他们过去一年在公社体制下出工不出力的“战天斗地学大寨”所得。1978年的特大灾荒,凤阳人更是“身背花鼓走四方”。与其等着饿死,不如斗胆“包产到户”,哪怕为此坐牢也在所不惜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风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农民,静悄悄地在旧体制下迈出了艰难的一步,闯入了“禁区”。小岗全队共有20户人家(包括两户单身)、90多人、40多个劳动力、1100多亩土地。1978年10月,该队选出了以严俊昌、严宏昌任正副队长、严立学任会计的领导班子。新班子将全队划分为4个包干组,后又划分为8个小组,每组只有两三户,有的是父子和兄弟一个组,但仍是矛盾重重,人心不齐。这时不少老农主张分田到户,认为只有分田到户才能解决矛盾。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,小岗生产队没有外出的18户农民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,决定实行包产到户,并赌咒发誓达成协议(以下是小岗生产队18户社员秘密签订的第一份包产到户的合同书,从内容来说,也可以说是生死契约)。

案例2:从数字看变化:中国成为世界发展最快国家之一

国家统计局称,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,综合国力持续增强,经济结构逐步合理。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年均增长率为9.4%,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.1个百分点,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。

在产业发展方面,国家统计局认为,目前中国三大产业全面发展,买方市场基本形成。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14610亿元,扣除价格因素,比1978年增长1.85倍,比1989年增长六成,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。截至2001年,谷物、棉花、油菜籽、水果、猪牛羊肉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;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,丰年有余转变。1979年至2001年,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1.5%;2001年工业增加值已达到42607亿元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,截至200O年,彩色电视机、煤、水泥、化肥、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。

从1978年到2001年,中国共安排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达67793亿元,基础设施逐步完善,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。中国最大的两项水利工程——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都实现了截流并进入施工高峰,其中小浪底工程已经发电;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——广州蓄能水电站竣工;全长1262公里的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。此外,邮电通信设施发展迅速,覆盖面迅速扩大。2001年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1亿多户,位居世界第一位。

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,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,进出口总额2001年为5000余亿美元,由1978年的第25位,上升到仅次于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法国和英国的第六位。2001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为497亿美元,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约八成在华投资。外汇储备2001年达到2122亿美元,居世界第二位。
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,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,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。国家统计局称,从农村居民看,1978年,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,2001年达到2366元,其收人水平实现温饱有余,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。城镇居民200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。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。

当然,国家统计局也不讳言:中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,诸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问题,城乡之间、地区之间、各收入阶层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,社会保障滞后加大了城乡部分群众生活的困难,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,并提请有关方面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。

案例3:“中国改革第一村”现状

24年前,安徽凤阳小岗村以“包产到户”一举成名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进典型。当年小岗村人因率先在全国打响“大包干”第一炮而震惊世界,江苏长江村在中国改革的长卷中还未找到自己的立锥之地;20余年后,小岗村居然成了长江村的扶贫对象,甚至连新老两代小岗村领导都要为此而亲自奔忙。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,是全县有名的“吃粮靠返销,用钱靠救济、生产靠贷款”的“三靠村”,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。1978年11月24日,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被判“现行反革命”的风险,按下了18个手印,搞起了“大包干”,正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。

不无巧合的是,仅仅过了一个月,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(草案)》。1982年1月,中共中央发布《中共中央批转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〉》,正式为包产到户正名。截至6月底,全国有86.7%的生产队实行包产(包于)到户。一年后,中共中央又发布了《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改革的若干问题的通知》,对四年来的农村改革给予高度评价。文件决定改革人民公社体制,撤社建乡。至此,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5%。毫无疑问,小岗村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自己光荣的一笔。资料显示,“大包于”给这小小的村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。1979年10月,小岗村包于到户见成效,粮食总产量6.6万公斤,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,还了贷款。1980年,小岗村产粮6.95万公斤,1997年增至38万公斤。全村年人均纯收人分别由原来的22元增加到1997年的1300元。实践证明,大包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。

小岗村无疑是中国农村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标本。小岗村成名后,几乎每天都要应对各种“场面上的事”。各种参观访问、采访报道还是让小岗人应接不暇。

很多人一提及土地刚分到户的那几年,语气中不无神往。粮价高,负担轻。人人都是一身干劲。”但是,小岗村自身的条件注定了小岗村很难走得更远。一位村干部详细分析了小岗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障碍。

第一,小岗村是靠农业起步的,至今还是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”,在种粮几近赔本的今天.单纯依赖有限的土地资源很难实现二次飞跃。第二,村民们普遍有依赖思想,老是想靠政府扶持,这些年来小富即安,没有什么积累,集体经济到现在还是个空架子。

小岗村的衰落与它自身的问题密切相关。小岗村的整体经济、村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,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……由于受少数人不良倾向的影响,领导班子向心力差,导致了村民人心涣散,以至于小岗村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,没有及时有效地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,使小岗村的经济始终在低水平上重复……“以前有些村于部工作确实不大实在,尽会搞花架子”一位了解内情的村民介绍说,小岗村一举成名后,各地来村参观访问的人员常年不断,前几任村领导班子在荣誉面前并不是都很清醒,有的村领导见到记者和领导喜欢吹牛,乱放卫星,“明明没有一点企业,有的人就敢在领导面前自己‘造'企业”。他展示了一段前几年某位村领导的“吹牛材料”:今年已组建了3个公司,引进7个项目。这不,与某市新跃华实业有限公司合办的贵金属提炼厂,占地1500平方米的厂房正在兴建;昨天才拉来80多万元的设备;今年3月份,与某市汇丰公司合作的占地9亩的第一个企业小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,首批产品已售出30万元;某国驻上海领事馆援助元兴办的综合养殖中心正在实施;环保产品汽车尾气净化器的两条生产线已经投产……这位村民气愤地说“什么3个公司、7个项目,连个影子我们也没见过!”

小岗人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之路,虽然还说不清楚究竟该走哪一条路,才能突出重围,但求变、求发展的心情之迫切,却是显而易见的。甚至他们为走哪条路而发生的争议,也都是为了这个村庄的复兴。

案例3:南街村——“共产主义小区”

河南省临颖县城关镇有个行政村叫南街村。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,805户3130口人,2000亩耕地,总面积1.78平方公里。村党委下设22个基层党支部,297名党员;村民委员会下设15个村民组。村企业组织——河南省南街村(集团)有限公司是国家一个大企业。南街村在经营中实施“外圆内方”的策略,即对内实行按需分配,从住房到油盐酱醋都实行供给制,对外实行市场经济。南街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全部实行集体所有制。分配实行“工资+供给制”(工资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,供给制促进了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不断增加的因素),贯彻共同富裕的原则。工资有差别,但悬殊不大,体现三个倾向:向一线工人倾斜,向农业工人倾斜,向外地工人倾斜。村集体免费向村民供给水、电、气、食用油、面粉、鸡蛋、啤酒、节假日食品,村民免交入托入学、防疫治病、人身保险、文化娱乐等费用,而农业税和各项提留均由村集体负担。高标准现代化的村民住宅楼里的家电、家具、炊具、制冷、取暖设备由村里统一配置。

南街村村民始终坚持学习《老三篇》,唱《社会主义好》。南街村有90多名男女民兵,民兵日夜为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站岗。

南街村从“玩泥蛋起家”到“玩面蛋致富”,大力发展村办企业。1991年摘取河南省村办企业“亿元村”桂冠。2000年产值突破14亿元,利税6900万元。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、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,被河南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文明村”和“明星村”称号。(《社会科学报》2001年11月月22日。)